2011年2月22日星期二

李宾:政府限价还能撑多久?

李宾:政府限价还能撑多久?
发布: 2011-2-18 23:43 |  作者: 李宾 |  来源: 中国经营报

  “现在我们基本不供应小包装了。”2月16日,黑龙江龙江福油脂总经理宋胜斌对《中国经营报》记者说。作为黑龙江排名前三的油脂加工企业,龙江福现在只生产散油,而且开工率也不高。
  之所以会做出这样的选择,是因为年前国家出台的一系列物价调控政策。为确保春节期间和全国“两会”前的粮油价格稳定,中央政府再次祭出了临时限价的杀手锏,并不断的约谈粮油行业的大型骨干企业,要求他们保证市场供应、不涨价。之后又在这些企业的呼吁下,决定向他们定向销售一批国家临时储备粮油原料,这使得市场迅即发生了变化。
  由于龙江福没有获得定向销售的廉价原料,生产小包装食用油就变成了一个非常亏本的买卖,所以他们选择了停止供应小包装食用油。
  但即使是那些获得定向原料的粮油企业也颇有怨言,这一轮临时限价到3月底才能结束,而这些企业获得的原料却远远不够,更何况指标的分配方法也让这些企业十分不满。
强制限价令频出
  就在春节前的1月26日,一份标有“特急”的红头文件下发到了中储粮总公司、各省市相关部门以及中粮集团、益海嘉里集团、九三粮油工业集团、中纺集团和三河汇福粮油集团等几家企业。文件是由国家发改委、粮食局和财政部联合下发的,内容为《关于下达国家临时存储食用油和大豆定向销售出库计划等有关问题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决定向指定骨干企业定向销售国家临时存储菜籽油、大豆。
  此次下达的国家临时存储粮油定向销售出库计划包括菜籽油45万吨、大豆33.5万吨,各企业的分配情况是:中粮集团菜籽油22万吨,中纺集团菜籽油1万吨,九三粮油工业集团大豆14.5万吨,益海嘉里集团菜籽油22万吨,三河汇福粮油集团大豆19万吨。这些原料将按照菜籽油8900元/吨、大豆3500元/吨的价格销售给各个企业。而现在大豆的市场价格已经高达4300元/吨左右,中间有约800元每吨的价差。
  而根据该文件的要求,其所指的“一段时间”要持续到2011年的3月底,在此期间,各指定企业小包装食用油出厂价格、重点市场批发价格和直供超市零售价格均不得上调,各品种的出厂价格也均不得高于相应最高限价水平。“其中大豆油的最高价格为9400元/吨。”其中一家大型企业的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
  紧接着的1月27日,发改委、国家粮食局等部门进一步扩大了小麦定向销售范围,在此之前已经有中粮集团、五得利面粉集团、北京粮食集团、天津粮食集团和中储粮总公司等5家企业获得了定向销售的小麦原料,而此次又增加了河北华龙食品集团有限公司、河北金沙河面业有限责任公司等企业,总数约10家。这些企业获得的定向销售小麦价格要比市场价每吨优惠100元左右。交换条件同样是要求这些企业的产品短期内不得涨价。
被搞乱了
  出乎记者意料的是,尽管获得了定向销售的相对廉价原料,有些企业却并不好受,“我们感觉是被算计了。”中纺粮油一位人士对记者说,他们企业在此次定向销售中只获得了1万吨的菜籽油,“当时约谈的时候我们明确提出要大豆油。其他企业负责人也都是要的大豆油,但最后通知我们只给菜籽油,却把19万吨大豆给了汇福集团,让人想不通。”
  在《通知》中确实是这样分配的,记者了解到,三河汇福集团位于河北省燕郊地区,是一家民营的粮油集团,年加工大豆能力300万吨,其生产能力在国内油脂企业中并不算名列前茅,对于为何它能获得最大份额的定向销售大豆,“主要是因为春节前曾有媒体爆出其因为政府限价措施而停产的消息,所以获得了额外照顾。”一位知情人士说。
  2010年12月中旬,有媒体报道称,受制于政府的临时价格干预措施,食用油生产企业无钱可赚,汇福粮油开始停产。随即,发改委发布声明指出,经向汇福粮油了解,其短暂停产的主因是豆油、豆粕运输不畅,企业库存积压较多造成的。
  而当时,国家发改委正在召集中粮、益海嘉里、中纺、九三等几家骨干企业,向他们传达保证供应、稳定价格的指示。
  “这中间变了很多次,刚开始说给大家豆油,后来改成大豆,到最后又成了菜籽油和大豆两个品种。且分配的原则又不是按照市场销量来确定的,非常不公平。”一家企业的负责人对记者说。在正式文件下发之后,由于企业的请求,又将分配给益海嘉里的一部分菜籽油折换成了相应的大豆。
  “现在我们的市场份额在‘被增长’,因为其他不被补贴的企业很多都不供应小包装了,只卖散油,本来我们的市场份额就高达40%,现在小包装油这么便宜,和散装油的价格严重倒挂,我们的份额肯定更高了。”益海嘉里一位相关人士告诉记者,“但是卖的越多亏得越多。”记者了解到,目前小包装大豆油的价格稳定在9400元/吨,而作为其上一级产品的一级压榨毛油价格却高达11500元/吨,价格严重倒挂。
  据上述人士介绍,往年一月份,益海嘉里大概生产21万吨的小包装油,但是今年一月份的产量却提高了一倍多,其市场份额的“增长”可想而知。不过,让益海嘉里难受的是,其所获得的定向大豆并无法支撑如此大的需求量,“那批定向大豆只够我们12天生产的,而从去年12月到今年3月底的大部分时间,我们只能亏损着生产和供应。”据了解,其每卖出一吨小包装大豆油,就会亏损2100元。“我们这么大的产量,每月的亏损额可想而知。”
  在这样的情形下,市场份额所占越大,亏损自然就会越大。粗略的估算,1月份的亏损额为数亿元。虽然益海嘉里具有国际国内全产业链的优势,但由于是非市场因素造成的亏损,“这些亏损我们没有办法从别的环节补回来,是纯粹的亏损。”
  据记者了解,由于资金链紧张,现在益海嘉里已经大大减少了原料的采购。“按照现在的态势,我们根本坚持不到3月底。”那位益海嘉里人士说。
  而严重的价格倒挂使得市场上出现了一个滑稽的现象,有人从批发市场、超市等终端大量购进小包装大豆油,直接去掉包装桶,倒进散装油桶,当散油卖掉,“我们现在就从经销商手里把小包装买回来卖散油。”有企业人士告诉记者。
  原因很简单,散油和小包装之间高达2000元/吨的价格倒挂使得企业愿意以每吨支付几十元的成本来减少损失。“这样让人家亏是不可能的,这样的调控把行业都搞乱了。”
政府调控困局
  受访的企业人士表示,发改委在制定定向销售补贴的政策时,根本不是按照企业的市场占有率来分配的,“比如说益海那么大的市场占有率,凭什么给的份额和中粮一样,而后者所占的市场份额只是益海的1/4,”一位知情人士说,“另外,凭什么给汇福那么多的大豆,而不给行业前三名。而定向销售的品种又不统一,既有菜籽油又有大豆,两者消费量相差那么大,这又会造成企业间的不公平。”
   “现在发改委要求我们每天一报、每周一报、每月一报,包括企业的加工量、库存量和出货量,一旦出货慢了,就会接到打来的质问电话。”另一家企业的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
  事实上,这样的临时限价似曾相识,2008年的时候,由于物价高涨,国家发改委就曾经对粮油食品实行过限价政策,当时的做法是,主要的食品企业若想涨价,需要向发改委提交涨价申请,说明自己的成本上涨情况,发改委经过审核之后决定是否同意其涨价。
  “那年我们就亏损了很多,但是好在之前的几年市场比较好,利润比较丰厚,赚了不少钱,所以能够承受一定的亏损。”那位益海嘉里人士说,“而现在的情况不同了,去年基本没有利润,所以导致现在资金十分紧张。”
  在中华油脂网信息主编郭清保看来,现在的粮油市场政策的影响过大,“目前的限价政策还不如2008年的时候,那个时候企业如果亏的太多还可以选择不生产,但是现在似乎是要无条件的低价供应。”而密集出台的限价政策,会使得物价上涨形成累积,一旦撤出,会使得价格经历又一轮巨大涨幅。
  “现在我们控制粮食、食品价格上涨的思路是有问题的,行政手段越频繁,会使得市场的预期越强烈。”郭清保说,“所以还是应该在拍卖市场增加力度,而现在每周投入的粮食拍卖数量太少,成交率太低。”
  中国社科院农村经济研究所的李国祥研究员也向记者表示,政府要想调控物价肯定必须依靠大企业,但是其过程中所产生的成本属于政策操作成本,不可能让企业来承担,“应该对相应政策进行完善,确定更加科学的定向补贴方式。”
  据业内人士介绍,四五月份大豆还将会有一个上涨的行情,再加上北方旱情以及国际市场流动性过剩的影响,到时国内的防通胀压力会更大。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