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12月7日星期二

金波:刘晓波效应在台湾

金波:刘晓波效应在台湾
(台湾)金波  9:34 2010-12-4

  那天晚上在餐厅吃饭,电视正在播放台湾本地新闻,突然间荧幕上出现刘晓波的相片,并打出“刘晓波获得诺贝尔和平奖”的字句。台湾人看到这个消息,内心的感觉真的很特别。
  在台湾,知道刘晓波的人非常少,但是,“诺贝尔奖”这个名词却是家喻户晓,并且知道这是一个很崇高的荣誉,因此,刘晓波得诺奖的消息就像海啸引起的海浪,不可避免地扩散冲击到“遥远的”台湾。台湾虽然和中国大陆仅是一海之隔,关系很密切,但是很多台湾人对中国大陆的感觉,总是感到很近又很远。“近”的原因很简单,不但地理位置近,而且对岸任何政治经济的动作,台湾的感觉及影响比起其他国家更直接。但是另一方面,除了大多数台湾人在大陆没有亲友之外,台湾跟大陆的社会制度相差太大,感觉跟“外国”差不多之外,许多事情在台湾民众的意识之中认为是“不可能”的事,在对岸却是普遍“可能”的。比如,中共建政六十周年大阅兵,一般台湾人以为大陆民众可以自由上街去看游行,普天同庆。但听说全城居民被强迫关在家里看电视,就以为是听错,这是什么“国庆”啊。诸如此类的直觉鸿沟多不胜数。台湾的电视及报纸在稍后日子,多有刘晓波得诺奖的专题报道,刘晓波效应之一就是将这一系列的“可能”与“不可能”的鸿沟逐个填平。
民众对中共的负面印像增加
  刘晓波得诺贝尔和平奖在台湾引起的效应主要有两个方面。首先是民间对大陆社会的认知导向全面而正确的方向,中共所宣传的“伟大成就”在台湾民众心目中迅速贬值。原本,民众接触到的媒体消息,多是中国又造了什么大厦又修了什么铁路,现在大家在问“为什么要关刘晓波?!”。刘晓波效应改变了台湾民众关注中国大陆的角度,给台湾人补了一堂“现代中国”课。台湾人逐渐听到“文字狱”、“维稳”、“维权”、“上访”、“截访”、“强迁”、“强拆”、“黑监狱”等等中国名词。这次广州亚运会,民众不是仅看到中共搞了些什么大工程,而是注意到广州有许多居民被赶离家园,四周埋伏军警,彷佛是在戒严等的粗暴行径。
  中共以暴力的“中国模式”强推GDP成长,其实是一种末日感的表现。刘晓波效应除了进一步揭开中共发展经济的政治动机之外,也使台湾民众逐渐注意分析其外表数据背后的经济实质状况。
  笔者对人说“中国的GDP总量据说已超过日本”。一位家庭主妇好奇的问:“大陆的什么品牌超过了日本?”这个问题带出了一个深刻的思考。台湾民众(世界民众)心目中“日本制造”与“中国制造”是好坏两个极端的代名词:日本商品的名声都挤身世界前列,名牌多到数不清,但是自称世界第二的中国,有哪几个世界级的名牌?台湾人在购物时对中国货总是顾忌重重。
  中国的经济是“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低效益”,而日本则是“高科技、高品质、高效益、低消耗”。中国的经济要做到日本这样的“三高一低”的一半,而总产值(就算中国的统计数字没水分)能与日本不相上下,还要有一段很长的日子,更不用说产品质量跟日本一样了。
激励政府坚守自由民主阵营
  第二是对政府方面的影响。政府总是将“改善两岸关系”挂在嘴上。其实,到底台湾民众对两岸关系的最终希望是什么,那就是希望中国大陆能和台湾一样实现民主化。据一些政评人说,马英九前些时候曾对外国媒体讲了一句“以后不再骂中共”,以取得两岸关系的稳定。不知这话是否属实,但是官方在促进对岸民主进程方面确实有消音的迹像。这是很错误的政策。如果只是以放低身段的妥协去换取中共多进口一些台湾产品(中共也很乐意以此作为特洛伊木马来攻入台湾),就以为是为台湾人民争得了两岸关系的改善,并以此“政绩”为满足,使台湾的自由民主制度逐渐褪色,这不仅对不起台湾人民,也对不起大陆人民。
  笔者一直担心的是,马政府在无意之中将共产党“万岁”看成是制定两岸政策的基础,看不到中共对广大民众的恐怖统治,是中共对自己政权的不确定感的有力表现。刘晓波得诺奖的冲击,给了马政府纠正所谓的“不骂中共”的政策一个转机,提醒政府不要犯历史性的误判。马英九日前在谈到刘晓波得奖事件时,提到了中国大陆人权发展的问题,虽然用词很婉转,但毕竟是一个好的转变。刘晓波等无数的大陆民主先锋,不顾个人安危,勇敢地和世界最大的专制政权斗争的精神,应该激励台湾政府面对貌似强大的中共专制政权时,要表现出坚守自由民主阵营的勇气,这样才能最终真正的改善两岸关系,这将是刘晓波获得诺贝尔和平奖给台湾带来的直接正面成果。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